湖北省研发全国首款黄连专用生物菌肥增产显著助农增收

来源:火狐体育官网app入口    发布时间:2025-03-24 20:31:00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彤、通讯员唐涛、罗倩)在农业科学技术慢慢的提升的背景下,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所成功研发了全国首款黄连专用生物菌肥,该产品的问世为黄连种植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这种生物菌肥不仅通过了农业农村部的登记,而且在防治黄连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白绢病方面,展现了超过60%的防效,比起传统方法显得更为高效和环保。

  黄连在湖北省作为“十大楚药”之一,种植培养面积约达到15万亩。随着黄连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黄连白绢病的发生情况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种病害不仅影响了黄连的正常生长,轻则减少15%的产量,重则导致40%的罹难,严重阻碍了当地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不难看出,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已迫在眉睫。

  省农科院中药材所的研究员游景茂指出,目前,大多数农户依赖化学药剂来防治白绢病。但经常使用化学药剂不仅会破坏土壤的自然环境,还有可能引发细菌抗药性问题,进一步加剧病害。此外,化学农药的残留超标也成为亟待解决的农产品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生物防治方法应运而生。这种方法利用能够对抗白绢病的有益微生物,从根本上改善生态土壤的健康状态。游研究团队自2014年起,走遍全国7个省份,考察了19个不同的种植区域,从患病植物及其生境的土壤中广泛采样,最终确定了13种不一样的白绢病致病细菌,并详细解析了它们的遗传多样性。

  经过长期的实验与数据分析,游景茂的团队成功分离出一种具有强大生防能力的细菌,其对白绢病菌的抑制率超过了惊人的90%。基于此,他们研制出的生物菌肥不仅有效防治黄连白绢病,还显著改善了黄连根系的有益微生物群落,促进了黄连的增产。能预见,这一技术的推行将极大提升农户的收益,专家这样认为,生物菌肥在每亩黄连的应用中,可使产量增加30斤至50斤,为农户带来616元至1030元的增收效果。

  2024年11月,省农科院与当地市场主体合作,在恩施市和利川市推广建立了近600亩的生物防治黄连白绢病示范区。这一措施标志着该生物菌肥的实地应用正式开展。利川市建南镇的黄连种植农户李兴琼,亲身体验到了科学技术创新带来的好处。他开心地算了一笔账:使用这款生物菌肥后,每亩黄连的化肥和农药成本便节省了800元,并且产量提高了近30%,从而带来了约4000元的增收。

  这项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将为全省的黄连种植产业注入强大动能,也为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未来,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所将继续致力于深入研究,探索更多适合本省特色农作物的生物防治产品,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和保障。借助科学的力量,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美好的明天。通过这样的新型生物技术,湖北的黄连产业不仅会焕发新的活力,更将为推动我们国家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值得期待的是,未来将有更多的生物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走向市场,助力农民更稳妥、更科学地面对自然灾害和农病虫害,真正的完成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