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两会再次提议甲醇汽车产业化仍任重道远
来源:火狐体育官网app入口 发布时间:2025-04-18 10:08:23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会着重关注能源安全、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议题。
李书福称,全力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是纵深推进能源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举措。我国每年(焦化厂、水泥厂、钢铁厂、煤化工、发电厂等)排放二氧化碳约80亿吨,如利用这些高浓度二氧化碳中的十分之一合成绿色甲醇,可制备绿色甲醇约6亿吨,折算成品油2.7亿吨(热值比约2.2),既消纳工业碳排放,也可以消纳大量的风光电。绿色甲醇规模化应用于商用车,既解决了国家能源安全问题,也能够迅速解决商用车减碳难问题。基于此,他希望能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甲醇和甲醇加注站国家标准,支持工业捕集CO2和氢气制取甲醇产业规模化发展,指导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实现绿色甲醇的生态价值。
大概已有四五年时间,李书福多次在各种场合为“甲醇汽车”发声。虽然直到现在,国家也没有将甲醇、电子合成燃料等路线纳入到政策支持体系当中,但他从来没放弃。
目前市场只有吉利、陕重、宇通客车及一汽等几家企业。虽然从亚运会到亚冬会,吉利所提供的甲醇汽车开始步入到大型赛事,甚至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全球首创采用甲醇燃料点燃(吉利负责),但仪式感之后也不了了之。相比于纯电,混动乃至氢能源,甲醇汽车在新能源的普及中,依然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甚至不被坊间记住。
甲醇不是一种天然燃料,而是由煤经过汽化加氢而生成的液体,用天然气也可以制取,还能够最终靠回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与氢气一起合成制作。甲醇在正常气温和气压下均为液态,也易于运输和储存。目前我国普遍的使用的方法是将煤炭汽化制备甲醇,可以有效解决煤炭直接燃烧污染大气的问题。
甲醇的性能与汽油接近,能够适用于点燃式的发动机。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汽油的碳含量为13%,而甲醇的含碳量仅有1%。相比汽油,甲醇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排放量分别降低80%、59%和95%。这对于我国紧迫的低碳目标来说,是非常环保的绿色能源。
相比其他种类的新能源,甲醇燃料的优势很明显。我国是煤炭大国,但是缺油、少气,原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很高。发展甲醇燃料,能够大大减少石油和天然气对进口的依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而在我国的煤炭资源中,高硫劣质煤占到煤炭资源的40%以上,这些劣质煤炭并不适宜用来发电或制造燃料,污染较高,但用来生产甲醇却是很好的选择。目前,我国煤基甲醇占比约为75%,有效利用了劣质煤炭资源,并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将甲醇作为燃料使用于汽车,不仅仅可以减少碳排放,为国家碳达峰战略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碳循环,为国家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近年来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但地区发展进程不一样。对于北方地区而言,气候问题对逐步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出了挑战。业内专家这样认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导致锂电池性能大幅度降低,直接影响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甲醇在自然环境下是液体,储运用便捷,以甲醇作为能源的醇氢电动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极寒天气特征情况下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衰减问题,为北方地区新能源汽车使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而醇氢电动技术更是被认为有效弥补了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应用短板,丰富了汽车电动化技术路线,有助于解决中国能源安全和交通领域减排问题。
相比新能源汽车,甲醇汽车的发展仍然举步维艰,此前行业存在着许多短板,比如技术问题未完全解决、配套设施不足、甲醇汽车未被纳入新能源汽车范畴、甲醇产能受制于煤炭资源分布、甲醇汽车产能不高、推广难等,致使甲醇汽车在公众视野中有所缺位。
吉利是目前车企中为数不多一直在醇氢汽车上大笔投入的企业。作为全世界甲醇生态引领者、碳中和推进者,吉利已在甲醇领域深耕了20年。经历技术探索、初步应用、难点攻克、高效率节约能源四大阶段,吉利已成功解决了腐蚀、溶胀、耐久和冷启动四大行业难题,拥有标准和专利300项,开发甲醇汽车20余款,累计行驶里程超200亿公里,实现甲醇汽车从小批量试点运行到大规模推广应用的跨越,环保性、经济性、适用性、可靠性已得到充分验证,探索出一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甲醇汽车路径。
从2005年起,吉利就开始布局甲醇汽车。多年来,吉利汽车解决了甲醇发动机零部件耐醇、耐久性能等行业难题,在西安、晋中、贵阳等多地已规模化运行,具备了甲醇汽车整车研发、制造、销售的全链体系能力。李书福也曾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推广”的建议。
2014年,吉利与贵州贵阳签约,吉利总投资56亿元,在贵阳建设甲醇整车汽车制造基地,甲醇汽车年产能将达10万辆。
2015年,吉利继续豪赌甲醇汽车,斥资4550万美元投资了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后者运营着世界首家可再生清洁甲醇工厂,可通过地热发电制氢与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可再生甲醇。该技术也在2020年被吉利引入国内。
在此期间,吉利在2016年注册成立远程品牌,宣告正式发力新能源商用车赛道,而商用车恰是适合甲醇落地应用的场景之一。2019年4月,M100甲醇重卡在吉利四川南充基地下线并销售。此外,吉利也在各地布局甲醇燃料加注站,其中贵州全省的甲醇燃料加注站最多,但不到70座。
2021年,广东和北京、上海3个城市群作为全国首批示范城市群,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此后氢能赛道持续升温。而甲醇正是氢能的最佳载体,一方面甲醇重整可以制取氢气,另一方面氢气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制甲醇。
去年12月,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醇氢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引入多家战略投资者,融资金额1.35亿美元,投后估值超15亿美元。醇氢科技于2022年11月成立,主要是做醇氢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制绿色甲醇以及生物质制绿色甲醇等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醇氢生态科技参与建设的绿醇制备项目,首期10万吨(全产能50万吨)已在内蒙阿拉善盟奠基。而2023年2月,吉利与顺成集团合作的河南安阳10万吨绿醇项目投产。吉利作为下游车企,相当于以一己之力带动了绿醇的上游投资。
“吉利这20多年在甲醇领域的默默研究与探索,是从0到1的艰难冒险过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探索出一条成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李书福表示,“吉利不会只顾眼前利益,而是追求长远可持续发展,我们对甲醇经济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甲醇这条技术是吉利一定要坚持的可持续发展路线,我们会加倍持续努力。”
吉利开发的醇氢电动商用车已经全方面覆盖干线物流、短途运输、城市配送、工程用车、城市公交等场景。和国六柴油车相比,醇氢电池车的颗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分别下降98%、88%和82%。当前,市场上甲醇汽车存量大约3万辆,其中吉利投放市场2.8万辆。
不过,醇氢电动汽车发展仍面临着产业定位和支持政策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标准体系不健全、产业生态有待优化等问题,无论是制造还是销量都与新能源汽车不可同日而语,2022年,全国甲醇燃料汽车市场保有量仅50.5万辆。李书福连续几年不断为甲醇汽车发声,也是为这一新能源应用争取发展空间,目前来看,醇氢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应用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