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来源:火狐体育官网app入口    发布时间:2025-09-10 02:18:37

  千余座防空洞,让山城重庆成为一座炸不垮的英豪之城。硝烟散去,这些防空洞却没有彻底堕入沉寂。在歌乐山深处的防空洞群里,藏着一座变电站,诉说着80多年前一群电力人在烽火中铸造“电力堡垒”的豪举。

  1937年,抗日战争全方面迸发后,重庆成为日军轰炸的要点方针,支撑城市工作的电力设施,更是侵略者的“眼中钉”。1940年,为保证抗日前哨军工用品的需求,兵工署第二十四兵工厂决议在歌乐山南麓江家湾(又叫凉亭)处开凿开工建造凉亭山洞工程,计划在山洞内装置发电机、电弧炉及轧钢机,并建筑发电、炼钢、轧钢厂房,以及由厂到凉亭的公路、地道及简便铁道,构建一个能抵挡轰炸、坚不可摧的“电力堡垒”。

  工程的艰巨程度远超预期。歌乐山的石灰岩硬度相当于钢铁的三分之一,整项工程中,仅山洞主体就需开凿出近千平方米空间。没有重型机械,工人们就用钢钎、大锤等东西日复一日地凿击岩石;缺少照明设备,马灯和手电筒的光束在幽静的山洞里摇曳,映照着岩壁上渗出的水珠。

  1941年,日军施行“疲劳轰炸”,凉亭山洞工程在轰炸空隙继续推动建造。当发现敌机群时,工人们当即示警,洞内敏捷平息灯光,所有人蜷缩在防空掩体;当警报免除后,工人们又康复作业,叮叮当当的凿石声立刻响彻山沟。

  1944年,历经四个春秋的艰苦施工,凉亭山洞工程全面竣工,迁装发电、炼钢、轧钢设备并调试安排妥当,正式具有发电、出产兵器的条件。

  20世纪60年代,跟着军事战备和工业出产提速,重庆的用电需求骤增。1967年,为保证重庆工业出产与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国家水利电力部决议使用歌乐山防空洞的天然优势,建筑220千伏凉亭变电站。

  1972年5月,凉亭变电站建成投运,成为重庆区域首座220千伏变电站,完成了重庆电网与川西、川南电网的联网,为重庆现代化工业、制造业快速地开展供给了刚强的电力保证,被称为20世纪70年代“重庆供电的命脉”。

  2025年6月10日,我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批“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外送工程之一——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工程起于新疆巴里坤换流站,落点重庆渝北换流站,途经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输电间隔2260公里,接入的新能源装机占悉数电源装机的比重超越七成,每年可向重庆运送电量超越360亿千瓦时,助力重庆构成川渝、疆渝一交一向双回特高压输电为支撑的电网格式,极大缓解重庆电力供应严重局势。

  翻越崇山峻岭,一条条电力大动脉直通神州,为经济社会继续健康开展注入微弱动能。从烽火中的“电力堡垒”到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代代电网人矢志不渝推动我国电力工作开展。现在,我国电网的规划、电压等级、技术水平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老一辈电力人“自给自足,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尽心竭力”的精力,始终是咱们最宝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