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聚焦内蒙古•工人日报】一个氨罐储存1亿度电国内顶级规模绿色氢氨一体化项目投产 内蒙古赤峰:绿色能源驱动零碳工业链条延展

来源:火狐体育官网app入口    发布时间:2025-10-05 18:27:45

  2025年8月12日,《工人日报》第4版刊发题为《一个氨罐储存1亿度电,国内顶级规模绿色氢氨一体化项目投产 内蒙古赤峰:绿色能源驱动零碳工业链条延展》的文章,报道了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我国顶级规模的绿色氢氨一体化项目日前在内蒙古赤峰正式投产,项目一期年产32万吨绿色合成氨,标志着我国绿色氢氨产业从示范探索迈入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新阶段。

  一排排电解槽、合成氨设备持续运转,大型液氨贮罐保持着-33℃,以保证产品的低温安全储存日前,远景科技集团打造的我国顶级规模的绿色氢氨一体化项目在内蒙古赤峰正式投产,项目一期年产32万吨绿色合成氨,标志着我国绿色氢氨产业从示范探索迈入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新阶段。

  绿色氢氨项目是指将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绿氨合成等多个环节紧密结合的项目模式,可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转化为氢能及氢基化合物进行储存与运输,有助于解决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消纳难题。

  绿色氢氨的规模化生产,核心依托于充足的绿色电力保障。作为国家二类风光资源富集区,赤峰年风电、光伏等效利用小时数最高分别可达4000小时和2000小时,新能源可开发潜力超过5300万千瓦。据了解,截至2024年,该市新能源装机已突破1000万千瓦,较两年前实现翻番。当前,赤峰市正围绕自治区战略部署,全力构建新能源全链条产业集群体系。

  如何高效、稳定地将这些绿色电力转化为可储存、可运输的氢氨醇产品,实现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的高效协同?这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

  “该项目借助AI驱动、随风而动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实现100%绿电直连,做到风光储与氢氨醇生产的动态耦合。”远景氢能总工程师张健介绍,这个系统如同一位经验比较丰富的“能源指挥家”,可以实时感知并准确预测风光能源的脉动,并以秒级速度进行AI运算,提前指挥工厂每一个生产单元协同,解决了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并大幅度的降低能耗和成本。

  绿色合成氨不仅是关键的零碳工业原料,更是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载体,被誉为“绿色石油”。远景赤峰项目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完整的“绿电绿氢绿氨”零碳工业链条,依托创新工艺与全流程绿色能源驱动,摆脱了传统合成氨生产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据介绍,传统灰氨生产依赖天然气或煤炭制氢,再与氮气反应合成氨,每吨煤制灰氨伴随近4吨碳排放。而绿氨则取之自然,真正的完成了“从风中创造”,产品碳足迹趋近于零。

  绿色合成氨兼具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我们生产的绿色液氨具备显著成本优势,一个投资约1.5亿元的氨罐,可储存相当于1亿度电的能量;如果达到同等储能规模,常规储能设施投资则高达约600亿元。”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说。

  据悉,上述绿色氢氨一体化项目一期配套143万千瓦风电光伏及680兆瓦时储能系统,年产绿色合成氨达32万吨。按照规划,三期全部投产后总产能将达152万吨。(记者 李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