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项目

什么值得投之化工行业

来源:火狐体育官网app入口    发布时间:2025-10-04 17:29:40

  一个前言:我记得我在挺早之前就对定投的行业做个一系列的梳理,并从中选出了一些值得定投的行业及具体品种,然而随市场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被动指数类产品的多角度全方位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投资的品种正在慢慢的变丰富,这对我们的基金投资显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哪怕仅只是投资标的的选择都非常有必要做一个更新。

  从行业背景来看,化工行业能够说是A股市场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行业,它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个简单的“夕阳产业”,而是现代经济中的“基石”和“放大器”,其投资价值大概能用“周期与成长并存,挑战与机遇共生”来概括。

  化工产品几乎渗透到经济的方方面面,从农业(化肥、农药)、工业(塑料、橡胶、纤维)、能源(炼油、天然气加工)到高科技(半导体芯片用的电子化学品、新能源电池材料)、日常生活(医药、化妆品、洗涤剂)。这种广泛的下游需求决定了其基础乃至刚性的需求属性。

  作为典型的周期板块,化工行业有着非常明显的周期性,遵循“需求拉动 - 价格持续上涨 - 盈利改善 - 资本开支/扩产 - 供给过剩 - 价格下降 - 盈利恶化 - 产能出清”的经典路径。

  对于投资而言,如果能在行业景气度底部(亏损、低估值、产能出清时)布局,在景气度高峰(高盈利、高ROE时)考虑退出,就能够得到可观的周期轮动收益。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尽管不同细致划分领域的恢复时间不一样,但化工行业当前整体正处于从长期景气底部逐渐转向需求改善的关键阶段。

  从行业本身来说,经过前几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督查,化工行业许多细致划分领域的落后产能被永久性出清,行业竞争格局得到大幅优化。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议价能力明显提升,周期性波动相对平滑。

  而化工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具备成本优势(规模效应、一体化产业链)和技术优势后,就能够产生很稳定的自由现金流。这为高比例分红、持续研发投入和跨周期资本开支提供了坚实基础,这是价值投资者比较看重的一点。

  如第二点所述,传统化工确实周期性较强,但产业升级与新材料领域将赋予其强大的成长属性,这能够说是化工行业最具吸引力的部分。

  ,比如半导体制作的完整过程中所需的超高纯度试剂、光刻胶、特种气体、湿电子化学品等,

  如果再叠加国内“反内卷”可能带来的企业纯收入能力提升,以及行业潜在出海机会可能给带来的第二增长曲线,化工行业确实是一个可以让我们去关注的行业。

  首先,化工行业的细分子行业众多,投资所需要的专业度极高,因此投资难度较大。

  如上图所示,化工行业的申万一级行业叫做基础化工,其下属有7个二级子行业,包含总共33个三级子行业,在行业数量上就较多。

  而根据上图最新的行业市值情况去看,基础化工的总市值占比不高,但其行业内成分股的数量极多,属于那种成分股数量占比远高于其总市值占比的行业。类似的还有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两个行业(后者是公认的投资难度高,前者的投资也不小,有机会我们也可以来说下这个行业)。

  即便如此,化工行业近期明显得到了市场的较多关注:比如最近后台留言以及私域问及化工行业的小伙伴日益增多,再比如市场近期资金净买入较多的行业中就有化工。

  我没有特别要说的。事实上仅从指数的名称中我们就能大致知道,两个指数在行业覆盖上还是有些区别的,比如前者的细分化工多半是更聚焦于化工行业的,而后者既然叫石化产业,那么除了化工之外,多半还会包含相当比例的石油石化。

  中同样含有特殊的比例(11.95%)的石油石化,更不可思议的是小比例的电力设备和有色金属,但其基础化工占比依然高达74.74%,

  ;而石化产业指数的基础化工占比“仅”为60.65%,同时含有32.30%的石油石化行业,这一占比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显然已经没办法忽视。

  尽管两个指数的波动都看着不小,但白色表示的细分化工无论是弹性还是最终的收益都要好于石化产业。

  前文我们提到化工行业的成分股数量占比远高于市值占比,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行业内的中小企业会比较多。

  ,其中的小盘股不仅占据“半壁江山”以上,且其中成分股市值小于50亿的(小微盘)占比就有32.97%,甚至市值小于20亿的(微盘)占比都有8.35%。

  ,细分化工指数整体不仅成交活跃,而且流动性也较为充沛。哪怕近2-3年来市场交投清淡,其日均成交额依然超过百亿,而随市场在去年924以来的逐渐活跃,今年以来细分化工指数的日均成交额更是逼近200亿(189.61亿),指数的流动性足够。

  截至2025年9月9日,细分化工指数的市净率(PB)为2.30,处于近十年来37.38%的较低分位,整体在估值层面依然具备较高的性价比。

  截至2025年9月9日,细分化工指数2025年的一致预期营业总收入有显著提升,同时明后两年保持稳步提升,表明指数成分股企业的经营情况整体较好;

  另一方面,细分化工指数2025年的一致预期归母净利润不仅“扭亏为盈”,更是在明后两年持续保持快速地增长,在表明指数成分股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好的同时,也呼应了前文提到的化工行业当前可能正处于从长期景气底部逐渐转向需求改善的关键阶段。

  文章的最后再简单补充一个点:同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化工和有色金属的投资特征较为类似,某一些程度上来说两者的周期特征甚至周期节奏都较为类似,因此对化工行业的投资方式也基本能类比有色金属,建议整体以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意味着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